那天下午,我正坐在工位上悠闲地刷着手机,保温杯里的茶叶散发出阵阵清香。
整个销售部异常安静,偶尔传来的键盘敲击声显得格外清晰。
突然,赵经理的声音响起:“所有销售员工,赶紧到会议室集合!”这道命令如同晴天霹雳,瞬间打破了宁静。
我看了看时间,已经是下午三点半。
这个时候开会实属不常见,但我也不着急,慢慢收起手机,端着保温杯步履稳健地走向会议室。
小陈早已等在那里,脸上挂着焦虑的神情,他急忙问我:“王哥,你知道会议要谈什么吗?”
“我不知道,去了就知道了。”我随口应答,心里其实早已有了几分预感。
昨晚姐夫李总在家吃饭时,无意间透露出公司这个月的业绩不佳,提成可能要削减。
小王也走进了会议室,西装笔挺,永远一副精英的形象。
他看了我一眼,微微点头算是打过招呼。
当赵经理走进来的时候,面色沉重,手里夹着一堆文件,“啪”的一声摔在桌上。
“从下个月开始,公司的提成结构将会调整。”赵经理停顿了一下,“原来的15万提成上限,将变为1500。”
会议室顿时陷入了三秒的沉默,随后便炸开了锅。
小陈“腾”地站起身,椅子被撞翻在地:“赵经理,您是在开玩笑吗?15万变1500,这不是砍了99%吗!”
小王面色阴沉:“这让我们怎么生活?光房贷就要8000,这点提成连基本生活都无法维持!”
小刘和小周面面相觑,纷纷开始议论,有的人摇头叹气,有的人紧张计算自己的损失。
而我依旧保持着淡定的姿态,甚至从保温杯中倒了一杯水,悠然自得地喝了一口。
赵经理投来了一道眼神,或许觉得我的反应显得格外冷静,便说道:“大家先冷静一下,这并不是我个人的决定,这是公司基于现状作出的选择,我们必须面对市场的真实情况。”
“什么生存?”小陈的声音中已显得颤抖,“我们销售部是公司的命脉,如今这样的政策,谁还有动力继续工作?”
赵经理深感无奈:“我理解大家的心情,但这个决定已成定局,我们只能遵从。”
小王冷嘲热讽:“遵从?赵经理,您当我们是傻子吗?”
会议室的气氛愈发紧张,我看了看表,觉得此时应该说些话:“行了,大家别急,天不会塌下来的。”
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到我身上,小陈更是瞪大了眼睛:“王哥,这什么意思?你难道不愤怒吗?”
我摆摆手:“生气又有什么用?公司的决定,我们又能做什么改变?”
小王也有些诧异:“老王,你的反应很奇怪,去年你拿的提成最多,这次你受损失更大。”
我微微一笑:“随它去吧,钱没了可以再挣,可生命可不能为此而气坏了。”
赵经理听后,明显松了一口气:“还是老王看得开,大家应该都向老王学习这种心态。”
然而,其他人显然并不买账,小陈立刻说道:“王哥,你说的太轻松了,根本不知我们在为什么奋斗。”
小王也点头附和:“对,老王,你的话太空洞了。”
最终,会议在一片不愉快的气氛中散场,大家面色凝重,心情沉重。
会后,赵经理私下找我谈话:“老王,你在团队中威望颇高,能否帮我平复大家的情绪?”
我装作很为难的样子:“赵经理,这事确实突然,大家一时间难以接受也是合情合理。”“我明白,不过你也看到了现在公司的状况。”赵经理深深叹了口气,语气中透着一丝无奈,“能不能请你劝劝大家?”
我点了点头:“我会尽量的,但效果如何,我也没办法保证。”
赵经理拍拍我的肩膀,眼神中流露出信任:“还是你靠谱,老王。”
我微微一笑,心里却想到:要是你知道我早就开始为自己盘算了,不知道还会不会这么说。
下班路上,我给姐夫发了条微信:“开会了,大家反应挺激烈的。”
很快,他回复道:“唉,我知道大家很难接受,你们慢慢适应吧。”
我回道:“嗯,我会劝劝大家的。”
他发了个无奈的表情:“辛苦你了,小王。”
我收起手机,望着街上的车水马龙,心想:姐夫啊,你怎会知道,我心里早就有了自己的打算。
第二天早上,我像往常一样八点半到公司,却发现气氛有些异样。
小陈坐在工位上,眼睛红红的,显然一夜未眠。
他看到我,立刻说道:“王哥,我昨晚想了一宿,这个提成政策实在太过分了。”
我倒了杯水,坐下后问:“然后呢?”
“小陈压低了声音:“我们不能这么认命。”
我故作惊讶地问:“抗议?这也太严重了吧?”
小王走过来,脸色阴沉:“老王,这次你站哪边?”
我看着他们,缓缓说道:“我能站在哪边?我又不是领导。”
小陈有些急了:“王哥,你这话什么意思?”
“没什么意思,我只是认为大家要三思而后行。”我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,“抗议这种事,后果是很严重的。”
小王冷笑一声:“后果?现在的后果还不够严重吗?”
就在这时,赵经理从办公室走出来,看到我们几个人聚在一起,连忙问道:“你们在聊什么?”
小陈直接说:“赵经理,我们决定消极怠工,抗议公司的提成政策。”
赵经理的脸色立刻变了:“小陈,你在说什么?”
“我说我们要消极怠工。”小陈梗着脖子,声势十足,“从今天开始,我们不主动接客户电话,不主动跟进合同。”
赵经理气得脸色发红:“你们疯了吗?”
小王也站起来:“赵经理,不是我们疯了,而是公司疯了。”
我在旁边装作无奈的样子:“大家冷静一点,有话好好说。”
可已然没有人听我的话,小陈直接说:“王哥,如果你真为兄弟们着想,就跟我们一起行动。”
我摇摇头:“我不是不为兄弟们着想,只是觉得这种做法不理智。”
小王愤怒地盯着我:“老王,你到底怎么想的?”
我装作痛苦的样子:“我也不知道,让我想想。”
赵经理意识到局势不妙,连忙说道:“大家先别冲动,我去找李总商量。”
但小陈他们已下定决心,从那天起,销售部便陷入了半罢工状态。
客户的电话无人接听,合同也被搁在桌上,连基本的邮件回复都没人去做。
我呢,照常上班,但也不主动工作。
表面上看似与大家齐心协力,实际上,我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打算。
我的重要客户刘总打来电话:“老王,你们公司发生了什么事?我昨天打了一整天电话,没人接。”
我故作无奈:“刘总,公司内部遇到了一些问题,请您不要着急。”“什么事?”刘总的语气显得十分不耐烦。
“这个我也不好直接说,总之您有需要的事情,还是直说吧。”我回应道。
刘总沉默了片刻:“老王,难道你们公司要倒闭?”“绝不会的,只是内部管理出了一些问题。”我急忙解释。
挂掉电话后,我心中开始盘算:或许这是一个机会。
我悄悄给刘总发了一条微信:“刘总,您有时间吗?我想和您谈谈。”不久,他便回复道:“什么时候?”“今天下午如何?老地方。”我说。
“行。”下午,我请了假,和刘总在公司附近的一家咖啡厅见面。
“老王,你们公司究竟发生了什么?”刘总一见面就直截了当地问。
我叹了口气:“刘总,我直接告诉您,公司目前的状况很糟糕。”“怎么个糟糕法?”
“提成从15万降到了1500,销售团队都在罢工。”我说道。
刘总的眉头微微一皱:“竟然这么严重?”“不仅如此,我觉得很多人可能会辞职。”
我故作担忧地说,“刘总,您的项目可能会受到影响。”这时,刘总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:“那我们该如何应对?”
“我在想办法,但眼下公司状况,我也无法做出保证。”我回答。
刘总考虑了一会儿:“老王,你有什么打算?”我装作犹豫:“我也在思考,
是否要自己出来做。”刘总眼中闪现着光芒:“如果你出来,我一定会跟着你。”
我心中一阵窃喜,表面上却保持谦虚:“刘总,您这么说我真的很感动,
但创业的风险不小。”刘总回应道:“有什么风险?凭你的能力和客户关系,肯定没问题。”回到公司,情况却愈发糟糕。
李总亲自下楼,脸色阴沉,直接找到赵经理:“这是怎么回事?客户都在投诉。”
赵经理无奈地说:“李总,我已经在想办法了。”“什么办法?”李总的声音提高了几个分贝,
“客户投诉,业绩下降,你告诉我还有什么办法?”这时,小陈走了过来,直接对李总道:“李总,如果您继续这样提成政策,我们就只能继续这样了。”
李总气得脸色发青:“你这是在威胁我?”“不是威胁,实话而已。”小陈毫不畏惧,
“反正提成这么少,做与不做都一样。”李总看了看周围的人,目光最后定格在我身上:
“老王,你怎么看?”我随意摆摆手:“李总,我也没好主意,现在大家的情绪都很激动。”
李总盯着我看了几秒,没再说话,转身离开。
我心中暗自得意。
接下来的几天,公司的状况每况愈下。
客户的投诉电话接连不断,刘总、张总、陈总等重要客户对公司的专业性开始。
“你们到底怎么回事?”一位客户在电话里怒吼,“合同都签了,
现在连个对接人都找不到。”被逼得无奈的赵经理只好自己接起客户电话,但他对业务细节一窍不通,时常被客户问得哑口无言。
李总更是忙得不可开交,每天都要找赵经理开会,甚至一天要开三次。
而我依旧保持着那种淡定的样子,该做什么就做什么,但私下里,我频繁联系客户。
我经常故意“悄声”打电话,让同事们能听到一部分。
“是的,情况就是这样的……”“我也没办法,公司现在乱成这样……”“您放心,我会想办法的。”同事们听得很好奇,我每次都故作神秘,不肯多说。
有一天,小王突然向我问道:“老王,最近你总是神秘兮兮的,究竟在跟谁通话?”我故作无奈地回答:“还能和谁?当然是客户啦。”
小王有点怀疑地探问:“客户?你不是说要和大家齐心协力吗?”
我叹了一口气:“小王,我也有自己的难处啊。
客户天天在催,我可不能无动于衷吧?”
小王思考了一下,似乎觉得我说得有道理:“也是,你的客户确实不少。”但我知道,他心中仍存疑虑。
这天下午,我又请了假,声称要去见客户。
其实,我是去会见刘总和另外几位重要客户。
“老王,你们公司的状况如何?”刘总关切地问。
“越来越糟糕。”我摇了摇头,“估计很多人都快要辞职离开了。”
刘总微微皱眉:“那我的项目怎么办?”
“刘总,实话跟您讲,我已经下定决心了。”我故作坚决地说道。
“什么意思?”刘总显得有些困惑。
“我准备自己出来创业。”我说出这一决定,刘总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:“太好了!你需要什么支持?”
“您的支持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。”我回应道,“不过希望您暂时保密,等我把公司的事情处理妥当。”
刘总点头:“没问题,我等你消息。”
类似的对话,我和其他几个重要客户也进行了交流。
回到公司,我发现小陈他们的情绪更加激动了。
“王哥,你快看看这个。”小陈把手机递给我,“李总在朋友圈发布了招聘信息,想招新的销售。”
我看了看,确实是一则招聘信息,而且要求很低,显然是打算找便宜的替代者来取代我们。
“他这是想把我们踢出去。”小王气得脸色通红。
“小陈说:“我们可不能坐以待毙。”
“那我们集体辞职怎么样?”小陈提议。
我装出十分犹豫的样子:“辞职?这么严重?”
“小陈反驳:“不严重的话还能行吗?反正在这里也没前途。”
我环顾四周,慢慢说道:“如果真的要辞职,你们有什么计划?”
小王说:“我已经在投简历了,如果不行就去别的公司。”
小陈也表示:“我也在寻找机会,实在不行就自己创业。”
我心中暗想:是时候摊牌了。
第二天早上,我照常到公司,发现气氛比平时更为紧张。
小陈神情凝重,见我来了就说:“王哥,你来得正好。”
“怎么了?”我问。
小陈拿出手机:“我昨晚无意中看到了一些信息。”
我心里一紧,表面上却依旧很淡定:“什么信息?”
小陈打开微信,指着屏幕:“王哥,你看看这个。”
我一看,竟是我和刘总的聊天记录。
“等一下,你是怎么看到我的微信的?”我故作生气。
小陈的脸色更加红了:“昨天我们吃饭的时候,你上厕所,我的手机放桌子上,正好来了信息,我就瞄了一眼。”
我心里明白,这是我故意的。
昨晚吃饭时,我特意把手机放在桌上,还没有锁屏。
“这是我的隐私。”我装作愤怒的样子。
“王哥,别生气,我们先看看这个聊天记录。”小王也凑了过来。
我虽然一脸不情愿,但最终还是让他们看了。
聊天记录里,清楚地显示了我与刘总之间的对话:我已经在计划自己创业,而刘总则表示愿意跟随我。
“王哥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小陈的声音甚至有些颤抖。
我轻轻叹息,开口道:“既然你们都看见了,那我就不再隐瞒了。”
小王盯着我,满脸疑惑:“你这是什么意思?”
我缓缓坐下,吐出一口气,说:“其实,我确实在考虑自己出来创业。”
“小陈好奇地问:“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想的?”
我思索了一会儿,回答:“大概是从公司削减提成的那天起。”
小王惊讶地睁大了眼:“那你为什么不早点说?”
我无奈地笑笑:“说了又能改变什么呢?至少能够一起讨论。”
“小陈接道:“既然如此,我们应该好好商量一下。”
我摇了摇头:“其实我也是最近才下定决心的。
而且创业风险很高,我不想拖累你们。”
小王沉思片刻,问:“老王,你是不是已经和客户联系好了?”
我点了点头:“联系了几位,他们表示会支持我。”
小陈的表情变得严肃:“王哥,那你的意思是……”
我直言:“我想邀请你们一起合作。
如果你们愿意的话。”
办公室瞬间陷入静默,大家都在消化这个突然的信息。
过了一会儿,小陈终于开口:“王哥,我愿意跟你干。”
小王略显犹豫:“条件如何?”
我考虑片刻,回答:“工资按照目前的标准,提成按项目利润的20%分,还有公司的股份,大家都将有份。”
小陈眼中闪烁着光芒:“20%?那远远比现在的要好。”
小王听后,兴趣也被激起,但他还是说:“我需要再想想。”
我点头表示理解:“这没关系,你可以慢慢考虑。”
这时,其他同事也围了过来,听到了我们的对话。
“小刘问道:“老王,你说的都是真的吗?”
我认真地点头:“确实是真的。
不过创业不是一件轻松的事,大家要三思而后行。”
心中暗自得意:看来我的计划进行得相当顺利。
消息迅速传到李总那里。
不久后,我正在工位上整理资料,突然听到了身后有人叫我:“老王,李总找你。”
转身一看,是李总的秘书小林。
“好的,我马上就去。”我回应道。
走向总经理办公室的路上,紧张与兴奋交织在我心头。
李总坐在桌后,脸色阴沉不定,见我进来,直接说道:“关上门。”
我把门关上,坐在他对面。
“听说你想自己创业?”李总开门见山。
我点点头:“是的,姐夫。”
李总陷入沉默,几秒钟后问:“为什么?”
“因为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选择。”我坦诚相告。
“不错的选择?”李总的声音有些激动,“你觉得背叛我是个不错的选择?”
我摇摇头:“姐夫,我并没有背叛你。”
“没有背叛?”李总冷笑,脸色变得更加难看,“那你挖我的客户算什么?”
我瞥了他一眼:“姐夫,客户是随人走的,而非跟随公司。”
李总的脸色瞬间阴沉:“所以你早就算计好了?”
我急忙摇头:“并不是早有计划,而是被迫而为。
公司削减提成,我也必须考虑自己的未来。”
李总愤怒地瞪了我一眼:“你是在利用我对你的信任吗?”
“我没有利用任何人。”我回应道,“我只是在为自己的前途而做决定。”
李总站起身,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:“老王,你知道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吗?”
“什么后果?”我冷静地反问。
我可以告诉每位客户,你在背后做小动作。”李总冷冷地说。
我微微一笑:“姐夫,您觉得客户会相信吗?”
李总沉吟片刻,意识到如果他这样做,反而会显得心胸狭窄。
我看了看时间,站起身:“姐夫,我得回去工作了。”
李总叫住我:“老王,你真的打算这么做?”
我停下脚步,回头对他说:“姐夫,既然公司逼我们到了这种地步,我有什么选择呢?”
李总一时无言以对。
我继续说道:“如果您真为我好,就不要阻止我。”
李总默默思索了片刻,才缓缓开口:“你会后悔的。”
“或许吧。”我回答,“但我必须试一试。”
回到销售部,我感受到一丝微妙的不安。
小陈看到我,急忙走过来:“王哥,和李总讨论得怎么样?”
“还能怎么样。”我轻描淡写地说,“他虽然不满,但也没法阻止我。”
小王也凑了过来:“老王,你真的有意创业?”
我坚决地点头:“是的,这已经是我的决定。”
接下来的几天,销售部的气氛愈发紧张。
小陈明确表示想要跟我一起出去,还拉上了小刘等两个关系不错的同事。
小王最终也选择了支持我,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。
至于其他同事,有的在观望,有的则开始递简历。
整个销售部就像一盘散沙,似乎没有人能做成事情。
客户那边的反馈也非常积极。
刘总直接给我发了微信:“老王,你的公司什么时候注册?”
我回复道:“这个月底。”
他迅速答复:“好的,我等你的消息。”张总也向我询问:“老王,你们那边是否需要启动资金?我可以进行投资。”
我回答:“感谢张总,但目前不需要,不过未来我们有许多合作的机会。”
陈总则更加直接,坦言:“老王,你出狱后,我们的合作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。”
我心中暗自得意,觉得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。
不过,也有一些客户选择了观望,甚至个别客户表示想重新评估我们的合作关系。
但我并不担心,毕竟大部分重要客户依然支持我。
一个月后,我的公司注册成功,名为“宏达商贸”。
注册资金为100万,我占60%的股份,小陈占20%,小王和小刘各占10%。
我带着满满的信心,踏上了创业的征途。
然而,现实很快给我当头一击。
首先,客户们的态度开始显著转变。
刘总虽然表示支持我,但当我正式邀请他签合同时,他却犹豫道:“老王,我再想想,毕竟更换供应商可不是小事。”
张总更是直截了当:“老王,我认为还是等你们公司稳定些再来谈。”
虽然陈总没有明确拒绝,却一直在拖延:“老王,不急,慢慢来吧。”
最让我大跌眼镜的是,李总竟然主动联系了那些客户。
他没有贬低我,而是智慧地表达:“我理解老王的选择,但我们公司也在改进,希望大家能给我们一个机会。”
与此同时,李总确实开始进行改革。
他不仅恢复了部分提成,还引进了一支新的销售团队,服务质量显著提高。
更为致命的是,他开始给予那些老客户更低的价格和更加优质的服务。
两个月过去了,我们公司连一个像样的项目都没能拿下。
小陈开始感到焦虑:“王哥,这样下去可不行啊,我们快撑不住了。”
小王的语气也开始动摇:“老王,要不咱们再想想办法?”我嘴上虽然回应着“再等等”,心里却早已开始慌乱。
创业的开支远超我的预期,光是办公室租金与员工薪水,每个月就得花去十几万。
而目前,我们的账面上只有最初的100万注册资金。
三个月后,形势愈发严峻,不仅客户没能跟我们达成合同,连那些小客户也开始保持观望。
更让我崩溃的是,李总的公司业绩却开始回暖。
他不仅稳住了旧客户,还成功拓展了新客户。
而我们这边,连生存都成了严峻的问题。
小王率先感到无力:“老王,我觉得我们的方向似乎有些不对。”
小陈也在抱怨:“王哥,当初你不是说客户都会跟随我们吗?” 我不知该如何回应,只能安慰他们:
“再坚持一下,一切会好起来的。”但我心里明白,我们已经在失败的边缘徘徊。
四个月后,公司的账上钱几乎所剩无几。
小王首个选择了离开,他说道:“老王,抱歉,我得回去找工作了。”小刘也紧随其后辞职。
最终,只有小陈还在坚持,但他也撑不了多久。
半年后,我不得不关闭了公司。
这段时间里,100万注册资金加上我自己垫付的运营费用,总共亏损了150万。
更让我心痛的是,我在行业里的声誉彻底受损。
大家都知道我背叛了我的前东家,尽管没有一个人明言,但他们都对我避而远之。
想要重新寻找工作,才发现难度骤然增加。
没有哪个公司愿意招聘这个“背叛”了老东家的员工。
小陈最终也选择了离开,在他临走时,他对我说道:“王哥,我不责怪你,但我觉得你当初的决定有些失误。”
最令我难以承受的,还是家庭的关系。
在我姐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,对我充满了失望:“小王,你怎么能这样对待你自己的姐夫?”李总虽然没有对我落井下石,但我们之间的关系早已无法回到过去。
在一次家庭聚会上,他直视着我说:“小王,做人要有基本的底线。”那一瞬间,我恍若明白了什么叫做自掘坟墓。
一年后,我终于在一家小公司找到了新工作,可薪资只有之前的一半。
小陈在另外一家公司混得还不错,偶尔会主动联系我,但话语间总能感受到一丝疏远。
小王的发展最好,他没有跟随我创业,及时止损,现在在一家外资企业担任销售总监。
而李总的公司,经过这次风波之后却意外地发展得更为顺利。
他总结经验教训,完善了管理制度,如今已成为行业内的一面旗帜。
至于那些客户,他们无不庆幸当初没有跟随我。
刘总事后曾对外表示:“幸好我没有听从冲动的心,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。”
我坐在出租屋,望向窗外璀璨的夜景,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,忍不住苦笑。
我曾以为自己拥有卓越的智慧,能藉由信息的不对称和丰富的人际关系在创业路上扬帆起航。
然却忽视了一个根本的真理:做人的基本道德。
背叛那些曾对我信任的人,滥用职务之便,最终都成为了我创业过程中的障碍。
客户并不愚蠢,他们不仅重视能力,更为看重的是个人人品。
倘若一个人连自己的前雇主都能出卖,又怎能赢得客户的信任?更应当警惕的是,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,低估了创业的挑战。
失去了公司强有力的支持后,我才明白,自己的实力远不及想象中的那般强大。
如今,我不仅经历了事业的失败,人际关系也变得一片狼藉,家庭关系更是受到严重的影响。
这就是我选择做“看戏人”所付出的代价。
我曾以为自己是这场话剧的核心角色,结果却成了最为惨痛的失败者。
若时光可以回溯,我绝对不会走上当初的那条道路。
然而,世间没有“如果”,只能我默默承受这一切选择所带来的结果。
有时,我会思考,假如当初我选择与同事们共同行动,
反抗公司的不公政策,或者选择诚实地和大家进行沟通,事情的结局是否会有所不同?
但如今再说已然为时已晚。
我只能在这个小而琐碎的公司里,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普通的销售员。
借着自己的亲身经历,向后来的者敲响警钟:做人,心中必须有底线。
98配资官网-股票办理开户-云南配资公司-股票杠杆平台软件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