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李海光以《金圪垯·说古老精深的临县话》为代表的方言研究成果引人注目。退休后,他在《吕梁日报》发表多篇临县方言研究的整版连载文章。7月中旬,他获得一项国家级殊荣,由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、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联合颁发,证书载明:“李海光同志担任教育部、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项任务‘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’山西吕梁地区方言口传文献典藏调查研究课题的发音人,为国家语言资源保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。”
因研究“临县话”而获得吕梁市“银发人才”称号的李海光作为临县唯一“发音人”为教育部、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“国家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专项项目”——山西方言口传文化典藏调查研究及数据库建设,摄录了超300分钟的“临县方言口传文化”音视频资料。视频加配汉字字幕后,入藏“专门用于保存、管理和分析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资源调查官方数据的学术型数据”的“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采录展示平台(语宝)”。李海光授权相关单位无偿使用所提供的全部音频、视频、图片、文本等资料,用于国家语言资源保护事业。
按照教育部、国家语委的部署,2020-2021年山西省承担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专项项目“山西方言口传文化典藏调查研究及数据库建设”调查地域涉及太原、吕梁、晋中等11个设区市。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是项目实施牵头部门,负责课题开展、发音人遴选、安排调查、摄录场地等工作。李海光专著《金圪垯》获吕梁市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“五个一工程”奖,得到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青睐,被选定为“临县话”理想的“发音人”。在吕梁选择临县话作为调查研究对象,是因为临县话在晋语中具有显著代表性,临县方言覆盖人群几乎占到吕梁人口的三分之一,其辐射力、影响力在吕梁独一无二。
展开剩余27%李海光致力临县话探索的重要节点是引起热议的《〈红楼梦〉中的临县话》。他撰写了大量“临县话”研究文章,诸如《论临县话的黄河吕梁特征》《临县话里一百个典型字词的说法》《品叠词秧歌,说临县话的语法特点》《说说临县话里的“圪”头词》等。据了解,他穷尽书海,为“古老精深的临县话”字词寻找到出处来源,颠覆了人们对临县话“有话无字”的误解,证实了临县话“古而不土”的文化特征。
据悉,他的“临县话”新著《金圪垯2》已经完成送审稿,其社会效应值得期待。 (雒晓利)
来源:吕梁日报
发布于:山西省98配资官网-股票办理开户-云南配资公司-股票杠杆平台软件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